約在半年前有個記者採訪被維安人員撞傷的新聞,鬧的很大,新聞上說那些維安人員全都練過八極拳.
近身時殺傷力極大,幾乎一擊必殺,一出手必成傷,當時好奇八極拳是什麼? 查了一下資料,就在網上下載了三片教授八極拳的影片,分別為小八極.大八極.八極連環..
一直到十月初閒閒沒事,就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才照影片練熟這三路拳法,身體還真的是越來越好.以前松軟的上半身全都硬朗起來,練八極拳必須照順序練才有用,用跳級的方式練將空只有架子,完全沒有八極的勁力.. 八極連環有些部份要用推勁,沒有真的去推撞根本體會也練不出那種感覺,就去買了個最大的沙包,每天用前胸與後背架好馬步,左右的去推撞各50下,練個幾天後,再來玩八極連環,練起來就得心應手多了.,
家中前二代都是練陣頭的,但我父親從小就不教也不準我練任何東西,只說讀書就好,練那些全都沒用.
而家父練的是正宗的台灣拳-太祖拳,家父知道我最近都在自練八極拳後才說要教我練家傳的太祖拳..
看了家父練的太祖母拳,就像八極的小架,加上家父講解那些招式的使用方法與對招時機後,
發現跟八極拳還真像..全都是硬打硬推,只是八極拳的肘攻是像泰拳那樣用肘尖頂,太祖拳是用肘背去撞..
發表人 | 內容 | ||
---|---|---|---|
poppoppop
資深會員 |
|||
hans_lin
白金會員 |
|||
poppoppop
資深會員 |
|||
0917888888
資深會員 |
脖頸-硬---->要定時量血壓 --->這症狀似乎是血壓的問題要注意-->我的經驗供您參考 _________________ khfana@gmail.com |
||
poppoppop
資深會員 |
|||
poppoppop
資深會員 |
八極拳是我國的著名拳種之一,目前海內外武林人士大都認為八極拳為只會練「硬」的外家拳。可是八極門圈內人士卻都是以「內外兼修」的方法獲得超常的功力,並馳騁享譽於中外武壇。據筆者所知,歷代八極前輩所練的內功一般都從八極小架入手,通過練形、練精、練氣、練神達到易筋、易骨、易脈、易髓的目的,這與眾所周知的易筋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通過多年的研究和體悟,筆者認為「八極小架就是易筋經的變異」,二者在功理、功法和效果方面幾乎完全一致。
1、對八極小架的思考 1989年筆者在河北省廊坊市工業學院上學,得識羅瞳八極拳名家、原中央國術館一等教官韓化臣的再傳弟子蘇亞軍先生,當時我們是同學。亞軍那時十八九歲,雖然年輕,可他的八極功夫已經相當深厚了,因為他從七歲就跟隨原中央國術館教授班學員、黃埔軍校教官趙榮林先生學習八極拳了。說起學拳,這裡還有一段小故事,筆者從小喜歡書法,當時在全校組織的書法比賽中,筆者榮獲特等獎。而在同年元旦聯歡晚會上,亞軍出了一個節目,就是打了一套八極拳。當時我們兩人都成了全校的「名人」,相互敬佩。於是就湊在一起商量換藝,筆者向亞軍學習八極拳,亞軍向筆者學習書法,學拳的時間定在晚上,學書法的時間定在中午,這樣二人都學得很認真,教得也都很認真。當然筆者先學的就是八極小架,亞軍教拳很嚴(練習前還要練兩趟彈腿),每天一個動作,如果這一動作做不好,就不允許學下一個動作,亞軍說師父就是這樣教他的。這樣一套只有二十幾個動作的小架練下來整整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後來又用了半年的時間學會了大架和對接。現在回想起來,練的時候採取的是「一步一樁」的方法,站累了才能換下一式。當時也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練,只是覺得腿上有勁了,飯量增加了,頭腦清醒了。1991年,筆者又在廊坊市萬莊鎮結識了王忠泉(與李書文是師兄弟)的再傳弟子付廣池先生。付先生曾在部隊擔任過武術教官,當時他在我們學校附近開辦了「飛龍武館」,付先生請我為他的武館書寫了牌匾(現在仍懸掛著),他的弟子很多,有部隊戰士,有武警戰士,有高校學生,還有各縣的武術愛好者。付先生教筆者八極拳也是從小架開始,並為筆者拆了拳,講了用法,記得那時他對我講,八極屬於武當門的下三門,是典型的內家拳,當時我也沒往心裡去。 畢業參加工作後,我一直沒有放棄練功。後來又跟沙國政先生的弟子李雲祥老師學習了楊式低架太極拳,就想,為什麼太極拳就是一種編排套路,而八極拳卻有小架和大架之分呢?而且,小架和大架的練法又截然不同,為什麼大架不「蹲」不「耗」呢?八極門都知道,吳鐘時代八極拳只有小架、大架和對接,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麼呢?這幾個問題長期困擾著我,直到2000年筆者拜霍文學先生為師,得先生教誨,才瞭解了八極拳的理論知識,霍老師有一套內功易筋經套路。這才對八極小架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認識,才知道每一個武術門派都將樁功視為培元養氣、煉神求勁的的法寶,誰得到了真傳都不會輕易傳人。隨著武術理論知識面的進一步拓寬,筆者發現在傳統的武術套路中,沒有一種象八極小架這樣練,很是獨特,在霍老師傳授數息、運氣之法後,才真正領悟了八極小架的內涵,將其與易筋經聯繫起來。 易筋經與八極小架之比較 從易筋經與八極小架的功理功法可以看出,二者之間存在著的四個共同點: 1、二者均起源於遠古道家或道教。 2、二者均以養氣、練氣為法,用周天、數息之法練意練神,屬內功範疇。 3、二者均依仗沙袋、木樁、球、板、石等練外硬功,以壯筋骨皮肉,屬外功範疇。 4、二者行功均動靜分明並以靜為主,動作剛柔相濟、講究內外兼修,集養生與技擊於一體。 再看二者的動作姿勢,通過對照,可以說是非常相似,只是幅度略有不同而已。首先起式就完全相同,都是雙手上挑與肩平齊,易筋經稱「拱手式」,八極小架稱「作揖式」或「請手式」,實際上就是現在所指的「抱拳禮」。然後都過渡為「頂肘式」。易筋經第二式在小架中稱為「二郎擔山」或「亮翅」,第三式在小架中稱為「霸王舉鼎」;第四式在小架中稱為「打虎式」;第五式在小架中是「轉身抱拿」和「小纏」的過渡式;第六式在小架中是「頂肘」與「雙閉襠」的過渡式;第七式是小架中「懷抱嬰兒」的變異;第八式在小架中稱為「雙撣手」;第九式在小架中稱為「疊手掌」;第十式、第十一式、第十二式是小架熱身動作中的三個重要式子(敬請八極同道仔細捉摸驗證)。 由此可見,八極小架中蘊含著易筋經的所有動作。有人也許要問,八極小架共二十四個動作,這跟易筋經怎麼能對上號呢?大家也許不知道,易筋經從春秋戰國發展變化至清朝咸豐年間才真正定型為十二式。因為它是「在宋代『八段錦』的健身理論等基礎上編輯而成」的,所以早期的易筋經並不是只有十二個動作。就連八段錦也分為好幾種,明清時期就流傳出了「十段錦」、「十二段錦」、「十六段錦」和「二十四段錦」 (見《中國武術百科全書》和《國技論略》),而且在少林寺的易筋經中原本就包含了八段錦(見《易筋經•外壯神力八段錦》),一些專家學者大都認為先有八段錦,就是「拔斷筋」的意思,後來讀成「八段錦」,再後來才又發展出了「九段錦」、「十段錦」、「十二段錦」、「十六段錦」、「二十四段錦」,這幾種的功效與易筋經完全相同。八極小架雖然有二十四個動作,但除去相同的動作也只剩下不到二十個動作。因此,八極小架中除去易筋經中的十二個動作外,都能在八段錦中找到。如八段錦的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就是八極小架中的霸王舉頂;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就是八極小架中的拉弓式;第三式調理脾胃單舉手就是八極小架中的按陰掌;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後瞧就是八極小架所有馬步動作中的眼睛隨視法;第五式、第六式是小架熱身動作中的重要式子;第七式鑽拳怒目增氣力就是八極小架中的撐捶式;第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就是八極小架按陰掌和雙揣襠中提腳跟雙震的動作。 四、結論 通過以上論述, 我們最終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八極小架是由易筋經(內含八段錦)發展轉變而來(這僅僅只是筆者一家之言),它保留了易筋經的精華部分,將易筋經中的動作略加調理而成適於技擊的功架,去除了一些不適合於技擊的勢子,放在熱身的功法當中,重新對套路進行了科學的編排。它在八極拳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內外兼修的過程,達到內壯外堅的目的,為練習更高一層的八極大架打下牢固的基礎。是中國武術門派當中典型的內功拳,從而推翻了一些武林人士認為八極拳是外家拳的觀點。 確立了以上觀點,八極拳在養生和健身方面的價值也就不言而喻了(具體的八極養生知識筆者將另文論述)。 |
||
stevehhh
白金會員 |
唉~~
小弟小時後也很有興趣 尤其是李小龍時代 也曾得過獎狀 後來被家父禁絕才忍痛停止 及長跟著朋友學過一段擒拿 現在....一把老骨頭 已時不我予了 當然習武是為了強身修鍊不是為了幹架 真的不得已時 只好叫年輕人們出來處理了 _________________ ***八卦山人**** http://3821.org.tw/ |
||
poppoppop
資深會員 |
|||
sovereign
終極會員 |
|||
sovereign
終極會員 |
林兄 我想練這個 不知那而有教 http://tw.youtube.com/watch?v=8JPILU3zqes |
||
第1頁(共9頁)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您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您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