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龍Minerva錶廠的百年技藝(中) :一枚零件七個小時


我知道,很多人提到萬寶龍的錶,心裡想的數字可能只有一、二十萬,與他們認知的高級品牌之間存在著一段不小的差距;如果單看1858兩針款這類入門腕錶,也確實如此。不過這就好像登山一樣,在入口處、半山腰以及最後登頂時所看到的景色,絕對不同;而且往往爬得越高,看得越遠。要看清萬寶龍腕鐘錶產品線的全貌,就要從他們搭載通用機芯(5,000歐元以下)、改裝機芯(5,000至20,000歐元)的款式一路搜尋到採用高端自製機芯(25,000歐元以上)的計時作品。

所謂的「高端自製機芯」,就是Minerva機芯。


身為專門負責打造高端機芯的錶廠,Minerva自然設有以手工修飾零件的部門。在這個部門內,無論是基礎的魚鱗紋還是費工的倒角、拋光,都能夠在工匠的巧手下完成。


Minerva錶廠自1908年開始自製具有計時性能的機芯,1920年代所研發的13-20、17-29單按把計時機芯,更是計時碼錶史上的經典。當這些舊時代的東西流傳到以CNC機床製錶的現代,便成了1858 Monopusher Chronograph及1858 Chronograph Tachymeter等單按把計時腕錶內的MB M13.21、MB M16.29機芯。


有時候打磨不見得只為了美觀,為了讓零件在彼此摩擦的過程中更加順暢,工匠還會用鋼輪拋光擒縱叉末端與摆輪組接觸的凹槽。


當然,CNC機床產出的零件最後還是會送到廠房內的修飾部門,透過工匠之手將它們打磨到足以用「精緻」來形容的地步。好比擒縱叉,儘管有機器輔助,在拋光末端與摆輪組接觸的凹槽時(可提升運作順暢度)若與旋轉的鋼輪多靠近一些、多磨了一些,小小一枚零件身上的小小誤差也可能導致失敗。有的零件甚至只能純手工修飾,像招牌的V字形橋板(右頁),其實看到這種需要倒角的零件就知道,它需要花點時間。


修飾如招牌V形橋板這樣的零件十分費工,尤其是拿銼刀在邊緣及尖銳的凹槽處磨出倒角的階段。


「約七個小時。」現場負責打磨這枚零件的工匠說,照標準作業程序算起來一共有九個步驟。首先要去除毛邊,接著開始倒角。理論上零件外緣的45度角切面是可以交給機器,但V字形中間的內角卻是另一回事。那是一種由人手拿著銼刀在上面小心翼翼磨出來的奶牷A要深、夠尖銳,又因為這一步驟的動作很可能改變零件表面的平整度,換做新手來磨,恐怕一天一夜都磨不出來。


完成倒角後,還需要以覆有砂紙的木刀及龍膽木搭配鑽石膏將倒角拋光;確認亮度達到一定的標準後,才能用毛刷除去塵屑,再放進機器清潔。


拋光也挺麻煩的,光用包覆砂紙的木刀把倒角表面磨亮還不夠,為了達到「閃亮」的效果,工匠們以取自廠房外、質地柔軟的龍膽木塗抹鑽石膏,讓鑽石膏內含細微的鑽石粉末與特殊化學成分,在打磨的過程中把金屬表面變鏡子一般,反射出強烈的光澤。等到這些步驟都完成後,工匠才會用毛刷刷掉塵屑,並放進機器清洗乾淨。

這只是一枚V形橋板,加上槓桿、摆輪橋板……等等機芯中絕大多數的大型零件,打造一枚高端機芯從來就不簡單。

[Text by Danny Wang|Copyright Watchbus 2019]

發表於 Thursday, August 22 @ 10:00:00 CST 由 watch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