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們注意:二戰古董錶輻射破表
腕錶在白天燈光下迷人之處來自外型、機芯,從技術到工藝端都有賞玩的理由,但到了黑暗中的魅力則來自夜光。Panerai沛納海的Radiomir以及Luminor名稱就是來自於過去所使用的螢光物料,可見夜光這要素在鐘錶界也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早期古董錶上的夜光成分含有鐳(Radium),在黑暗能產生耀眼的螢光綠。许多錶迷喜愛收藏古董錶,欣賞的理由可能不是來自其夜光,而是機芯或是古樸外觀,但接下來這個消息要請大家多注意,因為根據英國Northampton以及Kingston兩間大學學者研究發現,在二戰期間製作給軍人的夜光腕錶中,含有大量的放射物質,並特別請擁有這些腕錶的軍人、眷屬,甚至是收藏家多留意。
1921年Undark塗料的廣告。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最早的夜光物料為硫化鋅,具有磷光物質,受到太陽或燈光激發後會緩慢發光,不過效果不明顯,而且衰退時間僅大於秒,在黑暗中一下就消失,而這問題等到居禮夫婦於1898年發現了鐳後有了解答。鐳含有大量輻射成分,會放出ㄘMγ射線,半衰期長達1,600年,在自然衰變過程中會產生氡氣(Radon Gas),同樣具有有極強輻射。氡的拉丁文為「nitens」,表示「發光」之意。至於鐳最早應用於鐘錶上則要回溯到一戰左右(1917),當時由美國鐳企業(Radium Luminous Material Corporation)在新澤西州的工廠中,請一批女工將鐳的化合物塗抹到錶盤上的時標與指針,產生迷人夜光。這些亮眼的夜光效果,卻是由殘酷的代價所換來。當時這些女工被告知鐳是無毒,因此她們在塗抹時,常會以口水舔舐筆尖做調整,或是擦拭於指甲上,而陸續因輻射中毒造成截肢或死亡。這事件讓她們被稱為鐳女郎,之後陸續求償而收到賠款。
工廠中正將手錶錶面塗鐳的女工。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二戰時期,由於軍事需求,夜光材質再度被大量使用於腕錶上,以方便夜間作戰時清楚讀時。此時的懷錶或腕錶往往是鐘錶收藏家追尋的標的之一,尤其鐳的半衰期長達1,600年,基本上就算放到現代輻射量還是減少有限。這些鐘錶中,有些錶鏡隨著時間漸漸脫落,容易讓裡面的輻射氣體外洩,增加民眾接觸的風險。
根據學者統計,氡是引起肺癌的主因之一,僅次於抽菸,光在英國每年平均就有1000多人因之死亡。至於鐘錶上所含的輻射量,學者拿來30只含有輻射夜光的古董錶放在房間中測驗,發現加起來輻射量竟然比一般房間正常值超標130多倍,可見它們可能對身體的危害。其中有三只鐘錶狀況又特別嚴重,像是一只瑞士製的懷錶輻射含量為每平方公尺1,200貝克(輻射量單位),有2只腕錶測得輻射量為每平方公尺200貝克,遠遠超過一般英國家庭平均輻射量20貝克。
兩只生產於二戰期間的古董懷錶。圖片來源:(左起)sellingantiques、antiquesatlas。 |
鐳那麼恐怖,之後陸續改由銪(Europium)或氚(Tritium)作為螢光物料,雖仍含有少量輻射物質,不過比起鐳對人體的危害則是大幅降低。至於目前大部分腕錶中看到的夜光物料為Super-Luminova,來自日本Nemoto & Co., Ltd.與瑞士RC Tritec Ltd.合資組成的LumiNova AG Switzerland公司,並由日本公司授權,瑞士生產,其無輻射又環保的特性,符合時代需求。所以錶友們如果有在收藏古董錶,還是拿個輻射儀測試一下輻射含量吧!
2005年現身於Christie’s拍賣會的Mare Nostrum原型錶(Lot 343),誕生於1943年。 |
本文研究來自Northampton大學的Robin Crockett博士以及Kingston大學的Gavin Gillmore教授,並刊載於Geological Society期刊中,名為「Radon, Health and Natural Hazards」,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贊助研究。
[Copyright Watchbus 2018]
發表於 Tuesday, July 03 @ 19:00:00 CST 由 watch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