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Bus 手錶討論區 :: 觀看文章 - [分享] Calatrava 一 族
開新主題 回覆文章 Share
[分享] Calatrava 一 族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 121, 122, 123 ... 231, 232, 233  下一頁
發表人 內容
kuotong
終極會員
終極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四 2007-10-18 23:56
引言回覆

不怕又吐又拉嗎?
hsiao5054
終極會員
終極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五 2007-10-19 00:01
引言回覆

joechen99 寫到:
來瞧瞧 130 的燒青面。。。


這只130的燒青字真是美 裝白ㄘ
賴凱文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五 2007-10-19 00:30
引言回覆

joechen99 寫到:
shiauij 寫到:
拜託久哥放大一下燒青字




好立體的燒青字喔

_________________
賴凱文
joechen99
分區版面管理員
分區版面管理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五 2007-10-19 00:34
引言回覆

剛才重拍了幾張 耍酷






_________________
Chen, Joe 陳 舊;成 就 ;玖乘玖玖
kuotong
終極會員
終極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五 2007-10-19 00:40
引言回覆

久哥的130經的起千錘百鍊!

讚!
uhrfan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五 2007-10-19 00:44
引言回覆

毒毒毒............... 裝白ㄘ
賴凱文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五 2007-10-19 00:49
引言回覆

這種手工的燒青字雖沒有印刷字工整
但小弟就是喜歡這種多了點"人"的味道

_________________
賴凱文
chester_liu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五 2007-10-19 00:55
引言回覆

久哥比XX電子更"就感心A" 非常高興
_________________
人 生 三 願 事 --- 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
-------------------------------------------------
---◎任何人都會變老,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長 ◎---
----- 道德常能填補智慧上的遺憾,然而智慧卻無法彌補道德上的缺失 -----
yuho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五 2007-10-19 04:55
引言回覆

joechen99 寫到:
paulH 寫到:
joechen99 寫到:
calatrava 續攤 古董
左邊三支機蕊是 27-460 最右邊的是 12-600

恭請指導.....

照片右一Ref.2584,右二Ref.3435,外觀很像,若不打開底蓋看機芯,能直接從外觀分辨第一代第二代機型嗎?

從外觀來看,的確不易分辨。

2584 比 3435 厚大些。


1953年 母親8歲那年微笑
pp完成自動盤的設計
這大約 晚了ROLEX(以下簡稱R記)---22年
(幾乎大半R記錶盤上有的"perpetual"設計---即是技師EMILE BORER@1931年的貢獻)
也晚了"自動上鍊始祖"harwood廠 ---27年
晚了rotor發明人Abraham-Louis Perrelet--- 約183年
....
但歷史是個脾氣差的老人小孩 耍酷
他/她不一定歌頌pionner先行者 (或"第一人")
雖有此憾 她也不獎賞"未跟進者"
於是pp聰明的跟進了!?


1960年
pp改良了初代經典自動蕊cal.12-600
眾所皆知 最大的差別是
cal.27-460:
1.採用紅寶石滾珠軸承(多了7石)
2.取消了鵝頸式微調

在不修改橋版(形狀 尺寸下)
可稱幾乎"共用底盤"情況
一如老久前輩所說---於是---機蕊變薄了些!
這是特徵之一

其他小修正是:
自動盤由雕花 改為pp icon (這 反倒成為喜愛者/津津樂道的"重點"之處)


小弟倒是喜歡---原12-600自動盤 刻意但協調的雕刻
+ 與四番輪 (Fourth Wheel)!?等.. 2個金色 齒輪的配比 嘲笑
當然微型22K自動盤更是好設計


CAL.12-600始於1953年
外觀上
小弟的觀察---2584與3435的(小差別)還有:
前期多為搪瓷 燒青面
ref.2584 小秒盤刻度
(除 稍大型例如: 96軌道式大秒盤/無6時標/ SC大三針/方型機芯)
秒盤底部 多半與6時標相接續 (這也許是早期面盤製作/定位上之考量?)
---此為辨識之一?!

其二 ---前期面盤 6時標底部 多有swiss字/別

其三 ---後期 小秒盤皆在錶面垂直中線1/4處
直徑略小於前期
常見雙品牌(或經銷商?!)的logo字 出現在秒盤上方空間
也是妙處

更後者
索性讓位 與日月星月相盤 或陀飛輪
可書之字更多了

小弟認為細妝pp4856
http://74.53.106.99/modules/coppermine/albums/userpics/11790/PP%204856.jpg
是為一絕


美感上
早期12-600
18k自動盤 上pp雕花
與雙P龍頭相襯
自動盤 也較少器械工味 ...一美

機芯法分 隨時代 越來越大
就比較少 面盤安排上(狹擠/暇給)的難題了

但 早期手上鍊96面盤 論外貌
仍是視覺配比的經典

尤其軌道小秒盤平衡了(平圈的)整體
http://www.watchbus.com/modules/coppermine/albums/userpics/11790/Resize%20of%20PP%2010-110.jpg
對應相對巨大的錶冠
3圓各個方位/大、小幅員 觀之
比例皆完美!!
(現代款 一味加大單一處 大多失去相對比例 也實驗掉美感 )
也 或許是
96內在! 保留(源自 袋錶傳統的)5/6指/橋版的設計靈性
正反/內外 皆善美
有了共鳴
-----也難怪是挽救pp的錶款了


自動盤的誕生 美感上一加一減 (還好當時露背裝尚未風行)
可惜沒去"運動"
版路壅肥 少了一點骨感美感...

似乎gp三金橋/Three Bridges in the Valley of Dreams(<--文章請點選進入)
(下為非自動款示意圖)

如 陀飛輪 t3p的自動盤/複合上鍊盒.絕妙多了
如原廠吸納王進龍先生的設計
將令人驚艷
....

pp直至CAL.240鏤空的誕生+瘦身
小弟認為
二美方俱


一般而言
大三針---稀有 且(較小三針)製作困難
但小針 (今觀之) 保有古味
放到市場
大三針P記 與R記小三針 -----有趣的是:
地位 (對調)相仿

私以為 面盤與機芯法分 比例相襯的小三針款
(非小機芯裝置在大錶徑"偷工"作法 ...尤其方型機芯)
其實 製作與美感 不比大三針簡單
因為牽扯了正反


有幸生長於此地 常有機會一窺內外之美
間接使得PP全面被考驗 想來R記必定慶幸多了微笑

說回大三針橋版 即使指狀
但多了壓版 或是橋版---被迫成為階梯狀或加厚 總是失去美感

不論喜好 肯定的是
露了背 小三針的芯 的確較為清麗美觀
微笑


如今賞錶偏向收藏
追求---變體 /偏異/ 稀少
已非單純欣賞 一言蔽之了


以上拙見
見笑了微笑


延伸腕巴美文: 隱默在寂靜裡的清靈:基本款手上鍊機芯的美感一/二
http://www.watchbus.com/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522
http://www.watchbus.com/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523

_________________
"人 心 惟 危 , 道 心 惟 微 ;
惟 精 惟 一 , 允 執 厥 中 。"

出入自在?"錦灰堆"!
yours,
yuho
微笑
www.doghome.org.tw/
www.lco.org.tw/
paulH
進階會員
進階會員
發表 發表於: 星期五 2007-10-19 11:19
引言回覆

yuho 寫到:

1953年 母親8歲那年微笑
pp完成自動盤的設計
這大約 晚了ROLEX(以下簡稱R記)---22年
(幾乎大半R記錶盤上有的"perpetual"設計---即是技師EMILE BORER@1931年的貢獻)
也晚了"自動上鍊始祖"harwood廠 ---27年
晚了rotor發明人Abraham-Louis Perrelet--- 約183年
....
但歷史是個脾氣差的老人小孩 耍酷
他/她不一定歌頌pionner先行者 (或"第一人")
雖有此憾 她也不獎賞"未跟進者"
於是pp聰明的跟進了!?
1960年
pp改良了初代經典自動蕊cal.12-600
眾所皆知 最大的差別是
cal.27-460:
1.採用紅寶石滾珠軸承(多了7石)
2.取消了鵝頸式微調
在不修改橋版(形狀 尺寸下)
可稱幾乎"共用底盤"情況
一如老久前輩所說---於是---機蕊變薄了些!
這是特徵之一
其他小修正是:
自動盤由雕花 改為pp icon (這 反倒成為喜愛者/津津樂道的"重點"之處)
小弟倒是喜歡---原12-600自動盤 刻意但協調的雕刻
+ 與四番輪 (Fourth Wheel)!?等.. 2個金色 齒輪的配比 嘲笑
當然微型22K自動盤更是好設計
CAL.12-600始於1953年
外觀上
小弟的觀察---2584與3435的(小差別)還有:
前期多為搪瓷 燒青面
ref.2584 小秒盤刻度
(除 稍大型例如: 96軌道式大秒盤/無6時標/ SC大三針/方型機芯)
秒盤底部 多半與6時標相接續 (這也許是早期面盤製作/定位上之考量?)
---此為辨識之一?!
其二 ---前期面盤 6時標底部 多有swiss字/別
其三 ---後期 小秒盤皆在錶面垂直中線1/4處
直徑略小於前期
常見雙品牌(或經銷商?!)的logo字 出現在秒盤上方空間
也是妙處
更後者
索性讓位 與日月星月相盤 或陀飛輪
可書之字更多了
小弟認為細妝pp4856
http://74.53.106.99/modules/coppermine/albums/userpics/11790/PP%204856.jpg
是為一絕
美感上
早期12-600
18k自動盤 上pp雕花
與雙P龍頭相襯
自動盤 也較少器械工味 ...一美
機芯法分 隨時代 越來越大
就比較少 面盤安排上(狹擠/暇給)的難題了
但 早期手上鍊96面盤 論外貌
仍是視覺配比的經典
尤其軌道小秒盤平衡了(平圈的)整體
http://www.watchbus.com/modules/coppermine/albums/userpics/11790/Resize%20of%20PP%2010-110.jpg
對應相對巨大的錶冠
3圓各個方位/大、小幅員 觀之
比例皆完美!!
(現代款 一味加大單一處 大多失去相對比例 也實驗掉美感 )
也 或許是
96內在! 保留(源自 袋錶傳統的)5/6指/橋版的設計靈性
正反/內外 皆善美
有了共鳴
-----也難怪是挽救pp的錶款了
自動盤的誕生 美感上一加一減 (還好當時露背裝尚未風行)
可惜沒去"運動"
版路壅肥 少了一點骨感美感...
似乎gp三金橋/Three Bridges in the Valley of Dreams(<--文章請點選進入)
(下為非自動款示意圖)

如 陀飛輪 t3p的自動盤/複合上鍊盒.絕妙多了
如原廠吸納王進龍先生的設計
將令人驚艷
...
pp直至CAL.240鏤空的誕生+瘦身
小弟認為
二美方俱
一般而言
大三針---稀有 且(較小三針)製作困難
但小針 (今觀之) 保有古味
放到市場
大三針P記 與R記小三針 -----有趣的是:
地位 (對調)相仿
私以為 面盤與機芯法分 比例相襯的小三針款
(非小機芯裝置在大錶徑"偷工"作法 ...尤其方型機芯)
其實 製作與美感 不比大三針簡單
因為牽扯了正反
有幸生長於此地 常有機會一窺內外之美
間接使得PP全面被考驗 想來R記必定慶幸多了微笑
說回大三針橋版 即使指狀
但多了壓版 或是橋版---被迫成為階梯狀或加厚 總是失去美感
不論喜好 肯定的是
露了背 小三針的芯 的確較為清麗美觀
微笑
如今賞錶偏向收藏
追求---變體 /偏異/ 稀少
已非單純欣賞 一言蔽之了
以上拙見
見笑了微笑
延伸腕巴美文: 隱默在寂靜裡的清靈:基本款手上鍊機芯的美感一/二
http://www.watchbus.com/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522
http://www.watchbus.com/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523[/quote]
讚 讚 讚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3 ... 121, 122, 123 ... 231, 232, 233  下一頁
122頁(共233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