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人 | 內容 | ||||||
---|---|---|---|---|---|---|---|
infernus
資深會員 ![]() |
|||||||
qoo55
中級會員 ![]() ![]() |
|||||||
always999
白金會員 ![]() ![]() |
|||||||
submariner3135
終極會員 ![]() ![]() |
|||||||
Banni
進階會員 ![]() ![]() |
|||||||
jerry0820
初級會員 ![]() ![]() |
|||||||
Buffalonian
中級會員 ![]() ![]() |
如果是買18K的話, 我建議是買1803了 多了個星期窗其實實用了許多 如果後續有考慮要脫出的話, DAY-DATE系列應該還是會比DAYJUST好價些 畢竟以18K金錶而言, DAY-DATE還是主流 注意事項方面的話, 老金錶該注意的地方都差不多 印記的朵數可以參考MP5大的這篇文章: http://www.watchbus.com/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62166 至於年份的話就請在網路上爬文一下, 用流水號去推斷大約的生產年份來判斷該錶需有幾朵花才正確 就算印記都在的話, 也要看印痕清不清析 三種印記都有人在仿, 但就以女王頭最難仿 女王頭就看頭髮的波紋有沒有清楚, 臉部的五官是否還分辨的出來, 以及脖子下方是否有"G"的符號(這些都要用放大鏡下去看) 假的東西女王頭是不可能有這麼清析的紋路, 除非是遇到傳說中的"移花接木"那也就沒輒了 由國外購入的風險較高, 錶驗出有問題後賣家不認帳的機率很大 就算願意接受返品也是要再把東西寄回, 過海關, 東西有沒有確實收到等等細節的問題很多, 除非是已經交易多次信任的過的賣家, 否則海外購買的風險是滿高的 初期的話還是以國內的賣家為主, 要不就請國內的玩家代尋 價位的話我個人認為在同等條件的情形下(錶殼厚度等), 1601的價位不應高於1803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請賣家接受RSC驗錶, 畢竟真偽還是他們說了算, 也是目前交易市場最主流的鑑定方式 但對於老錶鑑定來說一般都要留錶, 確保RSC鑑定無誤後再付費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保障 祝你美錶早日入手, 也別忘了來個開箱文! |
||||||
MP5-vintage
資深會員 ![]() |
有語病有語病 ![]() 18k "YG" 是 DJ輸DD but 18K "WG" DJ > WG DD > YG DD 嘿嘿...........不小心會變成1:3 UP 近50年內的WG DJ在下還剩"16019"未染指,問了很多老字號AD大多都沒有印象賣過這款DJ 難道是只在特定區域發行嗎? ![]() 不論DJ或DD只要是品相好的我都愛,今時今日能買到B哥的1803這等美品真是非常不容易 相信您也是作了不少功課再加上對古董錶的熱忱才成功入手這等美品。 給您個讚! _________________ ![]() Line ID: lau19821014 TEL: 0917-424-962 |
||||||
lawplayer
中級會員 ![]() ![]() |
|||||||
Buffalonian
中級會員 ![]() ![]() |
MP5大說的是 我講的是18YK, 交待不夠清楚 不過這邊我想提個想法 對於Vintage金勞而言(YG/WG/RG), 我個人認為WG&RG實在被炒過頭了 為什麼這麼說? 早期的Rolex的冶金技術不若現今這麼高明, 所以6/70年代的WG&RG使用久了容易會有變色的問題(如白K易轉黃, 紅金易轉暗沉色) 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回原廠洗藥水加電鍍才會回復原本的光澤 但現在強調的是永恆的K金色, 色澤較不易跑掉, 使用起來方便的多 因此現在的WG/RG價高只能說是當年物以稀為貴的結果 那為什麼當年的量這麼的少? 只能說當年台灣市場的接受度不若黃K的高 我想這個現象亦可解釋為什麼現在一些配鮮艷顏色的Stella面盤的1803飆到如此天價的現象 在當年這些Stella面盤的1803在台灣根本沒人想碰 一位老錶商跟我說當年有同行請他收這些"看起來像卡通錶"的1803, 他一個都不想要, 因為在當年的台灣根本沒有市場 天知道現在飆到如此天價?? 千金難買早知道, 買錶就買自己喜歡的就好, 實在不需要去追一些很稀有的東西呀! 至於MP5大講的16019台灣AD印象沒賣過 我之前有和一些朋友討論過類似的問題 他說6/70年代的台灣人有能力買金勞的都喜歡金光閃閃的東西 最好是黃K勞配鑽石(尤其是角頭和黑社會大哥) 白K這種貴金屬比黃K貴, 遠遠看還以為是不鏽鋼的東西在台灣實在沒什麼銷路 因此極少量進或是完全沒進是很有可能的 他有跟我提過當年的台灣人最喜歡買基本款的勞力士然後改造 面盤後加鑽, 外圈後加鑽, 甚至有人後鑲鑽耳的一堆 原因就是原廠的鑲鑽實在太貴了, 無福消受呀 更爽的是這些人換完後的原廠配件就留在錶商那, 整只錶取走後人就不見了 「要不然你以為我們這些二手錶商和開當鋪的哪來這麼多的原廠零配件!」,他笑笑的對我說 因此有些較特殊的型號如18338/348/388能見度真的不高 一方面是價高, 二方面是很多台灣人會選擇用後鑲鑽的方式來加工呀 Buffalonian 在 星期二 2012-10-16 23:13 作了第 1 次修改 |
||||||
第3頁(共5頁)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您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您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