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就以 116610LN 為代表; 沛就以 312 為代表.
8 年前的 16610 好像只要 12 萬, 現在 116610LN 卻要 22、23 萬,
按照這種漲價趨勢發展, 好像每 10 年成交價就會漲個 1 倍左右.
在薪水不怎麼漲的鬼地方(台灣), 不知道一般人的忍受程度是多少?
如果當基本款的成交價漲到 30 萬以上時, 一般受薪族還會不會買單?
(我覺得勞一般人可能還會咬著牙買單, 但沛好像有愈來愈軟的趨勢?)
70 年代因為石英的革命, 造成機械錶業極大的衝擊,
未來不知道會不會因為價格的革命, 而造成機械錶業另一次極大衝擊?
發表人 | 內容 | ||
---|---|---|---|
watch360
資深會員 ![]() ![]() |
|||
sumi
資深會員 ![]() ![]() |
|||
Vipbig
終極會員 ![]() ![]() |
|||
al
終極會員 ![]() ![]() |
我相信鬼地方的人連考慮勞.沛的機會都沒有. |
||
submariner3135
終極會員 ![]() ![]() |
就算想買, 也買不起吧........... ![]() |
||
wxyz
終極會員 ![]() |
我想有這想法的錶友一定不少,若是過去沒有接觸腕錶經驗的人來說,也不會知
道當時的錶價如何,直覺總認為瑞士名錶就是這價位,若真喜歡而此時不買將來 還會更貴 以近十年來論,萬物皆漲,不唯獨腕錶這一塊,論漲幅也不是最高,但由於相對 單價偏高,相對以百分比換算,著實挺讓人吃不消的 絕大多數人的薪資很難在十年內有近一倍的升幅是事實,但只要堅守崗位,還是 會隨著年資或升職而有所調薪,或許追不上鐘錶的調升腳步,但存個幾年再來慰 勞一下自己仍然可行,只要自己認為值得的話 舉個例,十年前的手機平均入手價也不若現在來得高,但低階手機相對過去來比 也沒有比較貴,這一來一往也有數倍之遙,但現在的消費者也樂於選擇比過去貴 上一倍的高階智慧手機,無疑就是認同質感、功能有所提昇,這錢花得值,當然 此時也有消費者會選擇低階手機,因為無論是功能還是價格,都比過去的優 相對於鐘錶,近年來亦有品牌體認到不能光只會漲價而不提昇產品質量的這種消 極做法,因此我們也才會發覺已有不少品牌在機芯開發與材質精進這方面多所著 墨,我想他們還是多少有點憂患意識,畢瑞士鐘錶品牌亦相當競爭,一不留神則 很有可能影響其市場占有率,至於消費者還是有選擇的權利,萬元以下的價格當 下還是可以買到CP值不錯的腕錶,所以一切還是視個人的價值觀而定 近來許多民生必需品的漲幅也已高於以往許多,但還是必需去面對,但名錶終究 不是必需品,因此更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總之,有閒錢再入手即可,同時, 本人也相信將來會有愈來愈多的品牌體認到此危機,屆時勢必會再做一番衡量, 若以獲利為前提,若因價格過高而導致銷售量衰退也非其所樂見,但現在看來, 還不到該全面檢討的時候,因為等排隊買錶的還大有人在。 僅提供個人小小看法,無任何針對性 |
||
scofield
進階會員 ![]() ![]() |
|||
第1頁(共1頁)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您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您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