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了很久,也過了很久,終於入手了Grand Seiko的暢銷款SBGE001。本來也在思索要不要寫這篇應該是文多於圖,沒啥人要看,也沒錢賺的文章。後來想一想當做是一種回顧吧!(除了有些有網站資料佐證外,有些是根據我的記憶所寫,所以只能用概括來說,詳細的部份就請各位自己上網查詳細資料吧!)
早在SBGE001推出的時候,我就很欣賞這款的設計,這應該是在2005的Basel所發表的,這款也可以說是除了計時款式之外,GS第一款推出較大尺寸的手錶,在大表盛行的時代,GS推出這款尺寸稍大(比起現在動輒44mm以上,只能說是稍大而已)的手錶,自然也引起我的興趣。而且更妙的是GS推出大多是日常防水10個大氣壓的款式,所以推出防水20大氣壓(相當防水200米)的休閒款,自然是更吸引人了,畢竟防水能力高一點總是比較保險。加上那個到現在都還是迷死人的水晶玻璃GMT外環,SBGE001真的算是GS裡面頗有特色的一款手錶。以下針對我對SBGE001做些評論。
在這裡我必須強調,我自己擁有Rolex DSSD和GS SBGE001,雖然這兩款相比,我比較喜歡DSSD,但是並不是因為勞力士知名度比較大,而是因為我喜歡那種紮實的感覺。說真的,DSSD也是有些缺點,比如說他的夜光塗佈一看就可以看到不均勻的地方,我遇到過的GS就好得多,而且SB(偷懶一下)還是更立體的塗佈,難度高上許多。雖然我喜歡DSSD多一些,但是我認為只買GS也絕對值得,買了SBGE001也不會後悔。我覺得瞧不起精工的人(請注意:不是只有GS而已),其實真該捫心自問到底喜歡的是什麼?是喜歡瑞士表的行銷炒作,還是真的喜歡手錶?
寫到這裡順便牢騷一下,上次遇到有人吐槽說講GS好的人是拍日本人馬屁,還說GS有什麼好?還說GS只值個四萬塊。其實仔細想想,聽到有人這麼說蠻好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代表他們這些只在乎市值的人還沒有把炒作的想法帶到GS上面,不然等到GS也像瑞士表一樣故意每年漲價(以前還找個理由,說是歐元漲,要給師傅調薪,當然這是個很離譜的理由,員工調薪關售價什麼事?但是至少還找個爛理由,現在連爛理由都不找了,說漲就漲,無理之至!),這樣塑造出手錶增值的假象(這不是炒作是什麼?)那就糟糕了。各位自己想一想瑞士表每年漲價,而且維修也漲價,這不是一隻羊剝兩次皮嗎?大家追捧瑞士表,不是更荒謬?
而且講到這個,就先從GS的機心談起。扣掉一般的9S機心不論,我必須說Spring Drive真的是一種獨特的機心,當年Timezone會票選他為2005最佳表款,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個人認為一個機心要在日常使用有好的表現,其實有三個標準:準確、穩定和耐用。至於那些複雜功能,那個根本不是應付日常使用,只是噱頭而已,難不成陀飛輪和月象在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真要用到,手機上裝個軟體還更準確,顯示資料更完整。
準確,這個是手錶的基本要求,一個走不準確的手錶就失去顯示時間的功能和意義,所以準確是手錶的基礎條件。以這點來說,天文台認證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依據,當然GS主打的新GS規格,雖然標榜比天文台認證更嚴格,但是要說確實是沒啥創意,但至少這點表示GS也體會到準確是手錶的基礎。回過頭來看Spring Drive機心,相信有用過這種機心的表友都會說:準!說明書雖然是寫一天一秒的誤差,但是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下來誤差只有一秒的表友也是大有人在。在SD的機心裡,最大的創新就在於運用石英技術來取代傳統機械表的擺輪和游絲還有擒縱系統,這當然能讓SD機心的準確度和石英表看齊。而且我認為既然精工把SD機心放在中高階價位的手錶,自然不會用等級太差的石英震盪器,自然能出現很好的準確度,甚至高過一般中低階的石英表。
穩定,其實這個才是我更重視的地方。根據我過去的經驗,天文台認證只是實驗室裡的測試,所以等到真正帶到手上,經歷各式活動後,那個準度早就已經跑掉了,換句話說,穩定度不夠。這點還是必須先讚揚一下勞力士,其實我個人認為勞力士當初選擇用砝碼微調是很大的關鍵,因為這樣讓擺輪的擺動能夠獲得更多可以調整的變項,讓手錶在更多不同方位可以達到穩定,這絕對比螺絲調整游絲單一選項好上許多,現在有越來越多瑞士表也用這樣的設計,扣掉以前就使用砝碼微調的PP這類貴貴表廠外,現在也有一些Omega和積家的表款選擇這樣的設計。當初我在配戴Omega的海馬(7750機心)和美洲杯(3303機心)的時候,同樣是通過天文台認證,我就覺得3303的穩定度比7750好(當然這兩種機心還是有些其他的差異,所以我個人心得有可能是不準確的)。其實,我認為有些表友戴GS的自動款式的時候,應該也可以感覺到這點,雖然9S機心有很好的出廠標準,但是戴在手上還是會出現不等的誤差,我認為精工應該做出修正,慢慢也要採用砝碼微調,否則對剛入手的表友而言,出廠數據再漂亮,還不如戴在自己手上準確一些。寫這些結果都是講純機械機心,那SD機心呢?那就更不用說了,因為是石英校正,所以穩定度比起一般機械表來說更好。每次我騎單車上下班,因為還要走腳踏車道、走市區,所以難免會遇到顛頗,雖然Rolex 3135真是經典好機心,但是多多少少會出現誤差比較大的情形(不過還是在合乎COSC的標準中),這我也不怪Rolex,畢竟這已經算是很好的表現了,這也是勞力士能夠傲視許多廠牌運動表的一大原因,我認為勞力士當初設計出3135機心的人真是天才,就像前面所提的:手錶在實驗室要準確不難,但是大家不同環境下戴在手上還能夠準確穩定,這才是真的難!
回到SD,我特別戴著去騎車上班,果然沒讓我失望,現在連遇到窟窿也不用特別把手舉起來,感覺起來安全多了(以前我也曾遇到ETA 2824機心莫名其妙變慢,送回保養竟然是自動盤磨損!自然花了不少銀子保養,要我勉強找個解釋只好說是因為騎單車遇到震動!)
第三個是耐用,以前玩表的時候,也曾肖想過各家廠牌的運動表都買來玩玩看,當然,最頂級的PP、AP自然也是目標之一。但是在戴過AP ROO之後,我就改觀了,因為那個後續保養不是一筆小數目。雖然保養不是每年都要做,但是那個機心本來就不是設計來進行激烈運動或是拿來上山下海的,一旦出了問題,除了保養還有零件,算了∼我還是戴那些我養的起的手錶就好。所以當回歸實地使用,至少我給自己找到這三個準則(或許第四個就是保養維修有保證,但是這和第三個耐用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SD機心的手錶盒內通常會有一小本介紹Spring Drive機心的手冊(至少我遇過兩款GS中用SD機心的手錶都有附上,其他款我就不確定了),裡面就有提到SD機心和一般機械機心的差異:溫度改變、位置上的詫異、震動和檢查,意思是由於機制設計上的差異,所以SD機心與一般機械機心相比能夠在溫度變化時依然保持準確;在擺放位置不同時,依然保持準確;對於震動的抵抗力也比一般機械表優異;也因為沒有擺輪、擒縱系統這些一般機械表最容易受損故障的部位,所以故障上也比較少。這樣的說法我並不認為精工誇大,從機械的觀點來看,擒縱系統、擺輪、游絲本來就容易受到震動和方位等因素的影響(不然,當年幹嘛發明陀飛輪?幹嘛發明防磁游絲、寶磯游絲?這些發明都是希望將這些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做出改良,減少誤差。)
寫得有些累了,先到這裡吧∼
不想看我廢話,覺得浪費生命,被騙進來的,就看看別人寫得:
找到一篇超棒的文章,裡面還有SD機心的歷代演化照片!
http://people.timezone.com/mdisher/seiko/springdrive/SeikoSDPart1.htm
搞不清楚SD和人動電能有啥差異嗎?
http://www.thepurists.net/Patrons/Members/johnd/jackfreedman/article.html
Spring Drive機心解析:
http://www.timezone.com/library/rdnotebook/200509073623
_________________
Who Dares W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