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買機械錶??
對大多數人而言,手錶只是用於看時間而已,而石英錶不但極為精確,且品質穩定、價格合理,難怪石英錶廣受好評,成為絕大多數人選購手錶時的唯一選擇。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手錶還分石英錶和機械錶呢!而且機械錶需要定時的保養,維修也需嚴謹的技藝要求,不像石英錶幾乎是定型化的置換零件而已。然而,為什麼依舊這麼多人沉迷於機械錶的世界?不但花一部機車或小車的錢,買一只許多人不懂得欣賞的手錶,甚至拆解手錶、鑽研手錶知識,日以繼夜,樂此不疲呢?其實,原因真的很多,對每個人而言,也不盡相同。我們不妨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探討。
機械錶需要保養是否太麻煩,在21世紀的今天還需要保養手錶嗎?
世界上並無所謂得失,只是物換星移而已!這是人生的道理。如果我們自己不保重,不吃不喝,當然會喪命,因為吃喝是維持生命的起點。手錶是人造的,當然也不能免於地球的生存規律。人造的物品若能免於這種規律,當真難於想像,也不合實際。手錶自然也遵循這種自然的規律–包括維護保養在內。而也正因為機械錶擁有這樣與人生和生命體的相似性,許多人對機械錶產生一種同類相惜的情感,甚或是對待子女或是情人般的感受,自然和對待大量生產的石英錶,損毀即棄的感覺大大不同。
石英錶不需仰賴人力,即可在錶盤上規律地轉動,它和人類並無重要的互動關係。依此說來,機械錶像是傳承人類製錶工藝、傳統與文化的子代後裔,而每隻石英錶只是工業製程下的大量產物中冰冷的物件而已。
機械錶和佩戴者之間親密依賴的關係,是十分微妙的。從技術觀點而言,兩者之間有完全依賴的關係,因為沒有人戴,機械錶就無法運作轉動。不論要不要上鍊,或者是否自動上鍊,腕錶是從戴錶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獲得動力。機械錶的運轉完全倚靠人類。比如費時去保養您的機械錶,你可以將之想見成是真情流露、熱愛生命的一種方式,許多機械錶迷都熱衷於這種感覺、熱衷於保養。
當然機械錶和佩戴者之間還存在別的關係,你和腕錶的關係,就如同您和您的愛車一樣!手排檔會比自動排檔好嗎?雖然自動排檔可能比較實用,但我喜歡手排檔,因為它會帶給我直接的機械觸感、產生心靈接觸的感動。舉例來說,機械錶
的特點之一是聲音,上鍊時的卡搭聲音,每個錶芯的卡搭聲音各有不同的情趣。精緻的錶芯、多功能的複雜錶芯,所發出的聲音和卡搭聲,比廉價錶更安靜、更有規律。尤其是您用手上鍊時,你會感覺到錶冠與姆指、食指間的親密接觸,讓你產生一股不可言喻的心靈悸動。
購買機械錶的人是為了傳家嗎?
這是購買腕錶時所涉及的非常少數理性考量之一,但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買高階腕錶不像買電腦或豪華轎車一般。汽車無法代代相傳,總有一天會出售或變成廢鐵,電腦則不必大久就改用新機型。
但機械錶,特別是高階機械錶卻自成一格,一隻腕錶可以換好幾個人配戴。許多年輕人,或像我這個年紀的人,都戴著老爸傳下來的手錶,並且引以為榮。在某些家庭中,手錶是代代相傳,維繫家族的禮器,如同女兒在自己的婚禮時,穿著媽媽當時的新娘禮服。這項傳統在許多名門望族依然存在。女人的衣服時長時短,但同樣的典禮總是穿著同樣的禮服。對家庭而言,這項代代相傳的意願是以傳家寶的形式存在。傳家寶是生命的基礎 – 人類終究會受地球規律的統治,受生死循環所左右,但傳家寶的繼承打破了這項自然的規律。因而,人類尋求在其臭皮囊之外之永生,他們知道身體最後一定會消失,而我要如何才能繼續存在於世間呢?佔有本身並無意義,有誰會記得你有些甚麼資產呢?有藝術天份的人靠他的著作、他的詩、他的戲劇!因此,我們之所以認識米開蘭基羅,是因為他的
大衛彫像、他在西斯汀禮拜堂的壁畫,他的作品。至於一般庸碌的凡人如你我,費心選購一隻您盼望有朝一日兒子會配戴的腕錶,是件很既有意義又不難達成的事。經由留續憑藉著製錶師傅的才華、以及他們對藝術的堅持才完成的精品傑作,能讓您的智慧、眼光、個性和品味,繼續為子孫和摯愛的人所紀念。
機械腕錶是可以傳世的永世藝術嗎?
機械錶的可貴之處之一便在於其生命之火,可以永不熄滅。機械錶的運作並不仰賴獨特科技。機械錶可一再修理使用。有些產於十四世紀的第一代古董機械鐘,至今仍隨時間巨輪不停轉動,保持正常的運作功能。威尼斯聖馬克廣場上的鐘塔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仍千年如一日地精準擺動!
機械錶的人文意義之所以非凡勝於石英、電子錶,便在於它是傳統製錶名匠的藝術表徵,不僅是零件與齒輪的結合;其極盡複雜的設計理念,更是製錶名匠薪火相傳的見證。機械錶是人類夢想與努力的表現。亦是人類豐富創意、獨特發明的真實印證。這些印證、見證大多以父傳子的方式,世代薪傳不息。迴異於石英錶,機械錶是有生命、有靈魂的藝術。
重點在於永垂不朽的意義,即精神和智慧是不滅的。藝術是不朽的,莫扎特以音樂永垂不朽,他的音樂仍然活躍在世間。Saint Exupéry的小王子也是永遠存在。
在高階製錶工藝中,製錶是一種藝術,作品是屬於全體大眾、屬於侏羅地區居民、屬於瑞士全體國民,更屬於全球人類。當我站在巴黎聖母院前,我覺得這個大教堂是屬於我的,而其他人可能覺得它並不屬於任何人。這並不表示它不是教會所有,而是它是全人類的文化資產。
文化是全人類所共享的,並非某一個集團或某一個人所獨有。莫扎特是我的,因為音樂是人類精神的一部份。因此,莫扎特是我的兄弟,他將作曲提昇到藝術層次。由於他是我的兄弟,他是我的一部份,他的音樂對我而言並不陌生。未來如果發現第二個或第三個有生命的行星時,或許也會找到其他行星的藝術,到時我們可以說這是火星的藝術,而非地球的藝術……
機械腕錶的製作,真的可以認定是一種藝術嗎?
如果你對這個說法有所疑問,我們不妨以Blancpain為例,來看看製作製錶業者眼中的所謂的經典傑作,會遭遇到的艱困挑戰來說明。
製錶業者中的經典傑作定義是甚麼?
在製錶工藝400年來的歷史中,製錶大師們創造了六大經典傑作,其製作均需卓越的知識,技術的完全掌握,而且複雜度及困難度更隨著以下所列的經典傑作順序而提高。其他廠牌或許曾在這六大經典傑作中製造過一兩款,而在1988年,Blancpain決定要通過製錶藝術的所有「考驗」,同時推出六大經典傑作,以展示可以隨時製造各種經典傑作的能力,並接受製錶者所能想像的最艱困的挑戰。
製錶師傅創造這六大經典傑作時碰到甚麼困難?
第一件經典傑作是超薄錶
製作相當困難,因為超薄即表示超精緻。基本上,錶芯愈薄,所需要的技術掌握能力和靈巧性愈高。 由於空間極小,製錶師傅必須非常靈巧,才能完成第一項傑 作。除了準確性外,超薄錶亦須絕對的清潔性,一粒最小的灰塵就會卡住整個機 械,而差一點點機油就會讓錶芯停擺。
第二件經典傑作是超薄加上月份、日期、星期和月相盈虧顯示
四項顯示需要增設一些以齒輪、星輪和跳桿所組成的架構,讓每一項資料能在適當的時間更新。 例如,顯示星期的轉盤是一個七點式的星輪,稱為周曆輪,每24 小時前進一齒。日期顯示也是如此,具有31個齒。月相盈虧顯示器是以相當於兩 個滿月周期(每一周期29.5天)的59齒的星輪推動。這項經典傑作的精華在於這些 齒輪的獨立運轉,而又能彼此配合,展示互相關連的和諧。
月相錶也因而成了Blancpain再生的象徵。他們的製錶師傅Charles-André Piguet從頭開始參與開發工作,翻遍他深層的記憶。由於沒有設計圖,他以傳統方法重製一個,再由我們繪製設計圖,建立檔案和工具,而後再以今天的半工業法組織此款式腕錶的製程。這款月相錶在1984年上市時,是全球最小的月錶。
第三件經典傑作是萬年曆錶
具有閏年處理能力,每隔四年會顯示一次2月29日,同時具有判斷當月是30天或31天的能力。實際上,此萬年曆錶之日期計算能力是無期限的,全在其記憶置中。製錶師傅耗盡了許多時間,使這款腕錶盡善盡美,也使用了業界首創的衛星輪(或12’ 或48’凸輪)。如同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此衛星輪甚至當靠在轉輪上
時,也沿其本身的軸旋轉。此衛星輪只有一個齒和三個平滑區,每四年旋轉一圈,其中三年不會發生任何變化,但每隔四年就會由這個唯一的齒觸推動一個裝置,讓它顯示閏年的2月29日。 這種裝置即為閏年記憶裝置,讓腕錶配備閏年調整功能,再次證明了製錶師傅的才華。
製錶技術之提昇到某種程度時,就形成一種完整的藝術,但事實上,人類的技術還遠遠超過閏年記憶……
第四項經典傑作是雙秒追針計時器
製錶師傅在十九世紀未發明了機械離合器,再一次領先全球業者。這種精巧的離合器也受汽車工業採用。雙秒針計時器可測量競跑者的跑步時間,也可以利用兩支不同的指針、即標準計時指針和雙秒針,同時測量兩位同時起跑者的跑步時間。競跑時,按下計時器的第一個按鈕,兩支完全不同的指針就開始計時。第一位跑者通過時,按第二按鈕立即停住雙秒針,讀取跑步時間,而標準計時指針繼續行走。計時員讀取跑步時間後,即可按第二按鈕使雙秒針回到原位,雙秒針在瞬間之內回到計時位置,可再次用於計時功能。
製錶大師的這項成就再一次展示他們不怕挑戰、有能力發明功能更複雜、更精確的機械。停止一支指針而不會停止腕錶的運作,在過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務。同樣地,雙秒針之再進入錶芯,和行走中的標準計時指針同步計時,也是非凡的成就。萬年曆錶內所使用的機械式記憶,也同樣巧奪天工。
第五項經典傑作是極度準確的巔峰之作Tourbillon
消除了地心引力對機械式腕錶的影響。 腕錶本身以地心引力上鍊,更以地心引力 增進其性能!原理非常簡單。錶芯內有一片可在限定範圍內自由運動的金屬塊。 地心引力將它向下拉動時,此金屬塊使能量回收系統動作,回收此過程中所產生 的機械能,貯存在一條彈簧中,作為指針行走的動力。視腕錶在手腕上的位置而 定,地心引力對負責腕錶滴答擺動的擺輪多少會產生一些影響,因而視擺輪朝上 或朝下而定,錶芯的規律性會受影響。
因而,製錶大師發明了擒縱裝置,抵消地心引力所形成的誤差。簡而言之,擒縱裝置朝地心旋轉時,由於地心引力對擒縱裝置的影響,節奏會變快。反之,如果它朝離開地球方向旋轉,則會產生對等的相反誤差,而由計時器自行修正。這是一項創新之舉,腕錶的能量不但用於旋轉指針,還能提高腕錶的準確性。以這種陀飛輪,機械式腕錶避免了地心引力所造成的誤差。不論配載者的姿勢如何,腕錶都以相同的規律精準地運轉。
當然,最後一項經典傑作是最艱難的作品:三問報時錶
此製錶工業的登峰造極之作,能報出時分,讓你在各種環境下,例如在夜間可以「聽到」當時的時間,而不必「看」錶。到底機械式腕錶是如何以聲音報時報分的呢?
時鐘以聲音報時、刻及半小時。而三問錶更為出色,以聲音準確地表示時和分。以1點47分為例,啟動報時機構時,就可聽見一聲「叮」表示一點,然後三聲另一種「叮」聲,每一個叮聲代表一刻鐘,隨後是兩個短促的「叮」聲,表示1點45分再加兩分鐘。這三種不同的聲音讓你知道時刻和分鐘。此外,它特別分成兩種音調:高音及低音。低音代表時、高音代表分,而刻則以這兩種音調之綜合表示之。
真正令人詫異的是:為了達成這項結果,製錶師傅在腕錶內容許某種分裂。腕錶運轉、持續地顯示時間時,錶殼內產生錶芯功能的某種重現,在腕錶主人按下按鈕時,它以感應器讀取當時的確實資訊,並以機械式儲存此資訊,再將此資訊傳輸至報時系統。此腕錶以聲音報知時、刻、分所需時間約一分鐘,而在此同時,腕錶持續地運轉。報時聲音停止時,錶芯停止其附屬功能,恢復正常運轉。然而,製錶師傅並不以此項成就為滿足,他們把所有情況都列入考慮。例如在在59 分的特殊情況下,分鐘之報時聲音會「太晚」出現,因而他們發明了一種精妙無 比的機構,稱為「詫異」,在時間變化造成報時不正確時,立即中斷報時音響。 這種複雜的功能和盡善盡美性,正足以證明高階腕錶的製造已超越了工業的範 疇,抵達了藝術的境界。
腕錶錶匠的責任感、樂在工作、投注漫長數月及揮灑想像力的熱情
在製錶業,為考量腕錶之生產及品質控制,通常由數名錶匠分工製作同一只腕錶。因為每位接手他人作品的錶匠,在開始本身的工作前,皆須對腕錶進行品質檢查。
在製錶傳統中,通常由女性擔任校準的工作。校準腕錶與組裝腕錶大不相同:傳統上是由男性扮演組裝腕錶的角色。組裝腕錶只需技工與螺絲,但校準腕錶的工作,則涉及需以耳朵仔細聆聽後,再進行調整、控制的細小平衡彈簧。很多錶匠無法忍受此程序。
此情形對大部份的腕錶生產相當重要,但並非高階腕錶生產的標準。舉例來說,在製造「極盡複雜」的腕錶時,很難想像分工合作的情形。每一個製造環節是如此複雜、密不可分,以致於每次只有一位錶匠能清楚知道每個細節。這就是為什麼追求極致完美的錶廠,在最後三個複雜設計中,維持「同一錶匠」的作業模式。而在其他設計部份,才可以分工方式進行組裝、校準、及裝殼作業。
在一般的工業製造中,大量生產可締造快速的學習曲線。但高階機械腕錶的小規模生產則剛好相反,它必須時時維持警覺心,在傳統與現代解決方案中,不斷地進行檢討、權衡與抉擇。但不變的真理是:凡事取決於人類智慧、與道德責任。對於獨坐板凳、連月彎腰打造一只腕錶的錶匠而言,他所面對的是他的職業責任感、那股讓他樂在工作及揮灑想像力的熱情。投注漫長數月的時間,只為打造一只名錶,他的辛苦付出是為了誰?他是否曾想過將其精心之作載在手腕的人?他是否對其投入心力的作品,產生個人責任感?以需要依序鎖緊數十個螺絲釘的製錶匠們,施力時,力道要剛好-足夠、但不要太用力,每當鎖緊螺絲時,都必須將整顆心也投注進去。化每個動作為愛的動作。想一想將配載此腕錶的人,那個讓你費盡心思的人。
投注這樣的心力製作出來的手錶,自然堪與繪畫和雕刻等一樣,擠身藝術品之列。
那麼。你決定買一只機械錶了嗎?
Inspired by the story of Blancpain Watchmaking, edited and written by 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