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懷疑,拍賣行往往把一些表拍賣的奇高(尤其是某個廠家〕,會不會是廠家自己標的?
或者是廠家跟人合作,由外人代表廠家標的?
反正是自己人嘛,這樣做可以達到宣傳,廣告的作用,而且成本不高。
不知道大家覺得有沒這可能啊?
_________________
表:今生的愛,前世的債
watchfreak 在 星期三 2005-10-26 17:00 作了第 2 次修改
發表人 | 內容 | ||||
---|---|---|---|---|---|
watchfreak
榮譽版面管理員 ![]() ![]() |
|||||
PATRICK
終極會員 ![]() ![]() |
|||||
watchfan
資深會員 ![]() ![]() |
|||||
Yasuko
進階會員 ![]() ![]() |
|||||
atoru
初級會員 ![]() |
這種手法,怎麼看起來有點像是台灣股票市場中的"假外資"的哄抬個股股價方式, 公司派先利用自己的海外轉投資公司的名義,透過外資劵商買入自家的股票, 用來製造外資法人認同自家公司的假象,藉引吸引散戶(消費者)追價買進自家的股票, 但這一些世界著名的鐘錶大廠,應該還不至於用此"假外資"的方式來炒作自家的錶價吧? |
||||
chrischenk
中級會員 ![]() ![]() |
|||||
keigen
白金會員 ![]() ![]() |
|||||
pppleo
白金會員 ![]() ![]() |
|||||
watchfan
資深會員 ![]() ![]() |
會喔! 自拉自唱. 要小心! 不要被一時氣氛沖昏頭! |
||||
watchfreak
榮譽版面管理員 ![]() ![]() |
感謝各位,受教了。
我在夜市看過人家拍賣東西,低價大約是臺幣20, 我注意到常有個“神秘客”在臺下競標,我猜神秘客是商家自己的人,如果貨品沒達到最低的售價,他就代表商家把商品標回去。同樣的東西可能又在另一個時間地點再推出去給人競標吧。 在表的競標的市場,應該也是一樣吧。 還記得好多年前的,Swatch 的朔膠表,什么蔬菜系列等,也標到美金幾千塊,天啊! 一只幾十年前的PP ,竟然標到美金美金整十萬,沒講到是否原裝零件,沒人問是否準確,動力儲存是多少。 或許真正的買家并不是表的愛好者,只是要賺錢吧? _________________ 表:今生的愛,前世的債 |
||||
第1頁(共2頁)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您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圖檔
您 可以 在這個版面下載已上傳之附加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