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寫到: |
---|
看到這個話題,把手抬起來看看自己手上的iwc 3707,不知不覺也買了快六年了
六年前的8月份我帶著一筆現金,去92換下手上那支帶了八年的titoni cosmo king 購買前除了簡單的做過功課以及對萬國的崇拜之下對手錶一無所知 之後的10月我買進了zenith 的chronomaster 接下來的兩年陸續買進了六七只高價表... 隨著知識的增長,我越來越厭惡我的3707,常常將他束之高閣 因為他跟其他一同躺在表盒的弟兄一比較,除了iwc的光環之外,他跟我的oris,poljot 血統上並無差別 論機心,它比不上rolex,zenith甚至是我的海馬3303計時 論價位,它比不上我的oris,poljot甚至是vostok 他在我眼中成了一個標準的空殼 又過了一年,我為了結婚對表買了ap 3090rg 這一次我和內人達成協議,就此收山....... 之後,這麼多年過去了,不再買表看表.......... 今年夏天,所有的表都到了要準備保養的年限了 萬國保養之後我再看看他,他還是他,但是我的心境已經不一樣了 畢竟當初選擇了他還是有原因的,不外乎外觀和作工以及質感 對當時不懂表的我而言,這就是很重要了 今天的我對鐘錶藝術小有認識,也終於體悟道了 既然只是興趣,那麼你喜歡就是最好的 不必用太多專業的角度去評判我是不是真的需要 玩表只是一個嗜好,不是傳道 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所努力的方向不同 今年三月我的小泰德出生了 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買一支pp5054 但是此時的我,卻是連再收購一支東方能量儲存都要再三思量 我不遺憾,畢竟我也走過這道路 純粹的個人抒發,佔用版面還請大家見諒 |
見到錶友這種見山為山, 見山不是山,
到後來的見山還是山的心境路程. 我可能還有很長一段旅程要走
不過我手邊一直留著人生中的第一只爛爛的錶.
這只機械錶對我來說不太像是錶, 感覺反而比較像是一段時光的紀念品.
舉例來說, 這就好像聽到一首歌, 感覺不是這歌好聽或流行與否,
而是在腦海裡自然的浮現起過去的某一段歲月.
話題講偏了 總而言之, 嗜好及收藏的確能調劑有限的人生,
但量力而為的確也是重要的. 找出自己的平衡點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