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藍天空:Josef Frantisek
日期: Friday, October 14 @ 07:00:00 CST
新聞主題: 錶界消息



暗藍天空:Josef Frantisek


1940 年十月八日清晨,捷克裔二戰空戰英雄喬瑟夫•法蘭提賽克 Josef Frantisek (1914-1940) 在執行完例行的巡航任務返航時墬機殉職,事故恰好就發生他26歲生日後一天。他所駕駛的英軍颶風式戰機 (Hurricane Mk. I, R4175 RF-R) 墜毀在英國Ewell地區。

搜救隊發現年輕卻戰蹟彪炳的他被拋出到機艙外,儘管身上的擦傷看似輕微,但致命的頸椎斷裂卻讓他瞬間喪生。至於他失事的原因,對他所屬的 Royal Air Force 英國皇家空軍 303 波蘭飛行戰鬥中隊 (303rd Polish Fighter Squadron) 來說,依舊是個解不開的謎。有人說他在女朋友家門前表演高難度飛行操作失敗因而墬毀,有人則作證說他是因為先前連續幾日的戰鬥,體力虛脫才導致失事。對瞭解法蘭提賽克的朋友們來說,或者唯有兩個原因一起發生,才會導致這麼優秀的飛行員發生這樣的悲劇吧。儘管和他一樣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年輕軍人不計其數,但 Josef Frantisek 桀敖不馴、如謎如夢、短暫卻極其絢爛的一生卻引發世人無限的追思。More....




Josef Frantisek


出生於靠近捷克大城Prostejov附近的Otaslavice小鎮,法蘭提賽克的父親是一位木匠,而注定不凡的他終究放棄鎖匠的工作,加入捷克空軍,並於 1934 到 1936 年在 VLU Flying School 接受飛行訓練。生性叛逆、從不依常理出牌的個性讓他軍中小過不斷,差點因為在酒吧打架這類的事故被逐出航隊。但做為最有潛力的戰鬥飛行員之ㄧ,他依舊在 1938 年被分配到位於 Praha-Kbely 的捷克空軍 40th Flighter Flight 中隊。同一年,英、法、德、意四國簽訂惡名昭彰的《慕尼克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 (Czechoslovak) 的蘇台德地區 (Sudeteland) 割讓給德國,而食髓知味的希特勒終究在 1939 年 3 月 15 日武裝併吞了捷克。法蘭提賽克逃到波蘭加入了 Polish Air Force,傳言他在驚險的逃亡過程中曾以機槍擊斃一群納粹軍人才得以逃脫。




Josef Frantisek (最後方靠門)與波蘭中隊飛行員


1939 年 9 月 1 日拂曉,希特勒出動1500 多架飛機和總計 56 個師的陸軍兵力入侵波蘭。和很多以爭取自由捷克為職志的同志一樣,Josef Frantisek 再度逃到法國,並加入編在法國空軍下的波蘭空軍飛行隊,參與了 1940 年抵抗納粹入侵法國的戰役 (Battle of France)。他開始嶄露頭角,在空戰中擊落多架德國空軍(Lufftwaffe) 的戰機,但法國依舊不敵納粹並迅即在六月投降,Frantisek 再度流亡跨越海峽來到英國,加入1940 年八月在英國Northolt成立的英國皇家空軍303波蘭飛行戰鬥中隊。據統計,總共有932位捷克飛行員編入分散於英國各地的英國皇家空軍,陸續加入二戰期間最著名的布列顛戰役(Battle of Britain)。




二戰期間的英國皇家空軍基地


1940 年九月二日,法蘭提賽克和他的戰友 Rogowski 駕駛颶風戰機升空迎戰德國戰機,擊落了他在不列顛戰役中的第一架敵機 Bf109,也開啟他成為二戰期間最偉大空戰英雄之ㄧ的序幕。隔天,英國多佛 (Dover)上空再度爆發激烈的空戰,法蘭提賽克擊落他的第二架德國戰機。整個九月的英國天空戰火熾烈,單是在九月六日,303波蘭飛行戰鬥中隊就擊落五架德國戰機,但 303 中隊也損失慘重,法蘭提賽克的飛機在擊毀兩架德機後被擊中幸運受輕傷返航,但他的兩位隊長捷克裔 Krasnodebski 和英裔 Kellet,以及另外兩位隊員也被擊落喪生。在法蘭提賽克殉職前的短暫一個多月戰鬥生涯裡,他總共擊落了 17 架德國戰機,彪炳的戰蹟僅次於著名的空戰英雄 A.A. McKeller 和 E.S. Lock 的二十架,而這兩位飛行員同樣也在激烈的布列顛戰役期間英勇殉職。




布列顛戰役


空戰專家指出,法蘭提賽克優異的空戰成績和他桀敖不馴的個性息息相關。在戰鬥中,他經常脫離隊型像獨行俠一般在英國的暗藍天空中尋找獵物,違紀的結果逼得他的小隊長 Witold Urbanowicz 只好公開宣稱捷克裔的他只是 303 「波蘭」飛行戰鬥中隊的客座飛行員,以免軍紀處分必須將這位優異的戰士逐出中隊。和敵機遭遇進行空中纏鬥 (dog fight) 時,他常單獨行動,進行出其不意的高難度動作咬住敵機並將之擊落,英國飛行員稱這樣的空戰技法為孤狼技法 (lone wolf tactics),而波蘭人則以他的名字命名為 metoda Frantiszka (Method of Frantisek)。雖然法蘭提賽克的個性特立獨行,但他對朋友、捷克祖國和盟軍的忠誠卻深被讚譽,事實上,大多數他所擊落的戰機其實都是在和隊友密切無間的合作下完成的。法蘭提賽克以二十六歲的英年殉難後被葬在Northolt 的波蘭軍人墓園,常伴他的戰鬥夥伴永遠安息,在英國暗藍的天空下隔海遙對著他一生心繫的祖國捷克。






我之所以對 Josef Frantisek 發生興趣,其實是因為一只浪琴捷克軍錶的關係。年前在知名鐘錶收藏家 SteveG 的網站看過這支 Longines Czechoslovakian Military Pilot之後就一見鍾情,久久難以忘懷。這樣的情感投射,某方面來說可能是因為之前才看過一部,由曾以「遊子」一片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捷克導演、Jan Sverak 所執導的另一部電影「烈日長紅」(Dark Blue World)後,深受大時代兒女故事所感動的關係,而這一部電影正是描寫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空軍飛行員流亡英國時所發生的故事。SteveG 的這只底殼上刻印有MAJETECK VOJENSKÉ SPRÁVY 的手錶,正是 Longines 在 1935 年起透過 Guth 貿易商銷售給捷克空軍的制式飛行錶之ㄧ。






我上網查詢了一些關於二戰期間捷克空軍的資料,特別注意到兩位飛行員,一位是 Josef Frantisek,另一個則是集榮耀於一身的捷克民族英雄 Frantisek Perina。可能是懷抱著對青春的傷感吧,早殞的年輕戰士 Josef Frantisek 的故事,遠比同樣是抗納粹的捷克飛行員、卻能安享晚年的 Frantisek Perina 來得更具吸引力。我甚至覺得「烈日長紅」裡主角之ㄧ的那位年輕飛行員 Karel Vojtisek 可能根本就是根據 Josef Frantisek 所發展出來的人物。愛屋及烏,懷想著我心目中的悲劇英雄 Josef Frantisek 很有可能正是配戴著這只 Longines Czech Military 在英國奮戰的想像下,我開始了尋找這款手錶的漫長歷程。經過好幾個月的尋找,終於在今年六月自美國的ClassicWatch.com順利購買到這只手錶,從美國寄出到收到錶總共只隔了四天的時間。握著這一只近七十歲高齡的手錶,看著它滿佈歲月的痕跡,只覺心中澎湃異常,沒有一支錶曾帶給我這樣的感動。






根據紀錄,浪琴在二戰期間前後曾供應捷克軍方為數約三千只,三種不同型號的飛行軍錶,而這只 Longines Czech Military Pilot正是其中的第一代。這是一款極富軍錶魅力的手錶,40 mm 的大型不鏽鋼錶殼容納了可讀性極佳的面盤,而且枕墊形(cushion)錶身形色俱美,直線和圓形的線條交構出剛毅又融和的美感,底盖則為押入式錶盖。它的弧形壓克力塑膠鏡面裝置在可旋轉式計時錶圈上,其上附有三角形游標可以充作計時性能。稀有的黑色搪磁面盤搭配上辨識性極佳的白色阿拉伯數字時標,六點鐘方向則為小秒針錶盤設計,蛇眼式時分針(squelette, skelette form)均有夜光塗裝。






由於當時捷克軍方需求孔急,因此這只第一代的Longines 捷克空軍飛行錶所配備的是產製於 1920 年代、並無防磁設計的浪琴 L15.94 獵錶式懷錶機芯,這其實並不適合在磁性強烈的軍機機艙中給飛行員使用。於是,34 mm 大小、15 石、振頻 18,800 的這一批手上鍊機芯,分別於 1937 年和戰後的 1947 年被具有防磁性能的 L15.26 以及 L15.68Z 機芯所取代(面盤上標誌有ANTI-MAGNETIQUE 字樣)。另外,第一代浪琴捷克軍錶配備的是容易在激烈的軍事操作動作中因碰撞而亀裂的搪磁面盤,在二、三代後繼錶款中也被金屬面盤取代。值得附帶一提的是:第三代浪琴捷克空軍飛行錶所配備的L15.68Z 腕錶機芯性能相當優異,是浪琴在 1945 年的 Neuchatel 天文台錶競賽獲得 5 分創紀錄評價的優勝機芯,精準度還遠勝於當時的很多懷錶機芯。




電影「烈日長紅」主角之一:Karel Vojtisek


電影「烈日長紅」裡墬機身亡的年輕飛行員 Karel Vojtisek 曾說:「人們不該再隱藏自己內心的感情,不然很可能一輩子都不再有機會表白了。」這只手錶穿越了一甲子的時空,流浪數千里後終於來到台灣,只能用因緣巧合來解釋它的際遇和人生的無常吧!在自己家鄉的蔚藍天空下,我看著經歷過數十年歲月的風霜、而今繫在我手腕上的這支浪琴捷克空軍飛行錶,一邊輕撫著它每一處不完美的刮痕和風化,一邊懷想著這只手錶的主人所經歷的動盪歲月和悲歡離合,它所要對我訴說的,我想我是懂的。




Longines Caliber L15.94




附註:

1. 本文原載於《腕錶生活誌》試刊號
2. 圖 3,4, 9 作者為 Jiri Hanzl





本文章來自於 Watchbus
https://www.watchbus.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atchbus.com/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