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Rolex Mentor and Protege Arts Initiative
日期: Monday, November 11 @ 09:30:00 CST
新聞主題: 錶界消息



各位讀者如果關心藝文消息的話,應該印象還相當深刻,那就是去年11月勞力士公佈新年度創藝推薦資助計劃2012-2013年度的導師名單,六位蜚聲國際的藝術大師將在舞蹈、電影、文學、音樂、戲劇及視覺藝術六大領域內擔任導師,在為期一年的指導期內與由他們挑選的一位門生進行創意對話與交流,其中來自台灣的舞蹈大師林懷民也欣然在列。隨後,勞力士又宣布了第七位導師與門生分別是建築類的妺島和世(KazuyoSejima)和門生趙揚。

時光過得飛快,包括瑪格麗特•愛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吉爾伯托•吉爾(Gilberto Gil)、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林懷民、沃爾特•默奇(Walter Murch)及妺島和世(KazuyoSejima)等七位分別來自文學、音樂、視覺藝術、舞蹈、電影和建築領域的導師與他們的年輕門生,今年十月下旬攜手參加於威尼斯著名的鳳凰劇院(La Fenice)舉行的慶祝晚宴,歡慶2012-13年度的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圓滿結束。同時,勞力士首席執行官Gian Riccardo Marini先生亦親迎近500位貴賓並主持慶典。在介紹此年度計劃的成果之前,我們先來仔細介紹一下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以及此屆的導師與門生們。


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在為期一年的指導期內,每位導師與其門生會有至少6周的交流期。每對師生將根據雙方實際情況確定會面的具體形式、時間和地點。在以往的項目中,有些門生選擇搬到導師所在的城市以進行更多互動;有的師生則決定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交流,並定期造訪對方的住所、工作室、片場或排練室,來促進雙方的合作。圖為林懷民與門生愛德華多•福島(Eduardo Fukushima)。


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The Rolex Mentor and Protege Arts Initiative)

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The Rolex Mentor and Protege Arts Initiative)是一項由勞力士品牌發起的兩年一次的慈善專案。該項目旨在將世界藝術的寶貴遺產跨地域跨文化代代相傳。在為期一年的指導期內,每位導師與其門生會有至少6周的交流期。每對師生將根據雙方實際情況確定會面的具體形式、時間和地點。在以往的項目中,有些門生選擇搬到導師所在的城市以進行更多互動;有的師生則決定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交流,並定期造訪對方的住所、工作室、片場或排練室,來促進雙方的合作。勞力士為每位門生提供25,000瑞士法郎的贊助資金以鼎力支持其藝術生涯發展。指導期結束後,創作了全新作品的門生將會獲得額外25,000瑞士法郎的資助。

自2002該項目首次成立以來,現已使全球範圍內的很多藝術家聯繫在一起。自從勞力士在10年前創辦創藝推薦資助計劃以來,世界上一些最卓越的藝術家都曾擔任過該項目的導師。這些知名大師包括:約翰.巴德薩里(John Baldessari),塔哈.班哲倫(Tahar Ben Jelloun),翠莎.布朗(Trisha Brown),柯林.戴衛斯爵士(Sir Colin Davis),安娜.德瑞莎.姬爾斯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布萊恩.伊諾(Brian Eno),漢斯.麥努斯•安森柏(Hans Magnus Enzensberger),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史蒂芬.佛爾斯 (Stephen Frears),彼得.霍爾爵士(Sir Peter Hall),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蕾貝卡.洪(Rebecca Horn),安尼旭.卡波爾(Anish Kapoor),依利.季里安(Jiři Kylian),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米拉•奈兒Mira Nair),尤蘇.安多爾 (Youssou N'Dour),潔西.諾曼(Jessye Norman),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彼得.謝勒(Peter Sellars),阿爾瓦羅.西薩(Alvaro Siza),渥里.索因卡(Wole Soyinka),茱莉.泰茉(Julie Taymor),勅使川原三郎(Saburo Teshigawara),凱特.霍克(Kate Valk),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張藝謀,以及平夏.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等。

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導師和門生資料 2012-2013

建築學
妹島和世(KazuyoSejima,),導師

作為當今公認最有遠見卓識、最大膽創新的建築大師之一,妹島和世在建築設計中將簡單的美感和複雜的技術融為一體。她在與凱撒立衛合作設計的建築物中始終秉承這一設計理念,並贏得廣泛讚譽的建築設計成果。她與凱撒立衛一起於2010年獲得了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Pritzker Prize)。




趙揚(Yang Zhao,1980年生),門生
中國建築師趙揚於1980年出生於中國重慶。在清華大學畢業後,他於2007年創辦了 “趙揚工作室”。在最初的三年裡,工作室與“標準營造 (Standard architecture)”建築設計公司密切協作,該公司位於北京,是業界領先的新興設計公司。2010年,趙揚進入哈佛大學設計學院,並以優異的成績取得建築學碩士學位。在他完成的幾件作品中,他與標準營造合作完成的“西藏尼洋河遊客中心”在國際上廣受讚譽。此項目把自然風光的轉變,營造出一種獨特的空間感。趙揚曾獲得北京《世界建築》雜誌評選的“2010年度WA中國建築獎”。




他的工作室設在雲南大理,致力於為中國農村地區不斷加深的城市化探尋建築學解決方案。在導師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 的指導下,趙揚設計了名為“共有家園” (Home-for-All) 的集會場地,以紀念東京大地震和海嘯的受難者。談及在破壞嚴重的日本村落設計此集會場地的專案,趙揚表示“ 我們需要從人民生命安全的基本需求角度來考量建築。”

舞蹈類
林懷民(Lin Hwai-min),導師

林懷民,亞洲首屈一指的編舞家,臺灣雲門舞集(Cloud Gate Dance Theatre)的創辦人兼藝術總監,善於透過吸收亞洲文化及美學的精華,創作出能夠激起當代共鳴的藝術作品,擁有極高的國際聲譽。在2013年,他獲授業內權威的Samuel H. Scripps/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時,評委會評價林懷民是“對舞蹈無懼無畏的熱忱,使他成為當前最具活力、最具創新的編舞家之一。他的編舞才華將繼續不斷突破藩籬,並對舞蹈藝術進行重新定義”。




林懷民於1999年成立了雲門舞集2 (Cloud Gate 2),以培養臺灣年輕一代編舞家。他獲得過眾多享有盛名的獎項,其中便包括德國Movimentos國際舞蹈大獎(International Movimentos Dance Prize)的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除此以外,林懷民獲法國文化部頒贈法國文藝特殊貢獻二級勳章(Chevalier of the Order of Arts and Letters);2005年,他名列美國《時代》週刊亞洲版評選出的“亞洲英雄”(Asia’s Heroes)之列。

愛德華多•福島(Eduardo Fukushima,1984年生),門生
28歲的愛德華多•福島(Eduardo Fukushima)是一位擁有義大利和日本血統的巴西人。作為一名舞蹈家和編舞家,他的作品在巴西國內同時受到大眾和評論家的喜愛和肯定。2011年,福島畢業於聖保羅天主教大學(Pontifical Catholic University of Sao Paulo)的肢體藝術學系。他曾與巴西若干頂尖舞蹈家一同研習現代舞,並於2004年創作了他的首部獨舞作品。他近期的舞蹈作品Between Contentions (2008年)和How to Overcome the Great Tiredness? (2009年/2010年)均贏得廣泛好評。這些作品從姿態和動作入手,沿著一條主線由淺入深。




在他的舞蹈導師林懷民(Lin Hwai-min)眼中,舞蹈動作是內在精神的載體。福島說:“我喜歡研究肢體動作。我跳舞,是因為我的肢體引領我不停地舞動。”他曾在臺灣創作了獨舞作品《畸零人》(Crooked Man)。對於福島來說,師從林懷民這位編舞大師接受指導的過程,也是“一個深入學習的過程”。他表示,“能向這樣一位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學習,我感到非常充實。我開始理解他的作品,以及他作為一名藝術家的心路歷程。”除了表演之外,福島目前還打算在巴西聖保羅面向舞蹈學生授課。

電影類
沃爾特•默奇(Walter Murch),導師

現年68歲的沃爾特•默奇憑藉其在電影剪輯和音效設計方面的傲人成就而備受尊崇,是公認的大師級人物,“電影剪輯師和音效設計師”是他在《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的工作中創造的詞語。他曾在過去40年間參與制作了多部標誌性的影片,例如《教父》(The Godfather)、《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和《冷山》(Cold Mountain)等。




沃爾特•默奇是“一個真正才華洋溢的人” ,傑出作家麥可•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在他的著作《對話 :沃爾特•默奇與影片剪輯藝術》(The Conversations: Walter Murch and the Art of Editing Film)一書中如此寫到。在這本書中,翁達傑向人們展示了默奇的興趣是如何跨越如此廣泛的學科——從建築到天文學、音樂理論、文學翻譯、直到科學和數學等等。在好萊塢,極少有人能在這麼多領域內都發表出權威觀點。默奇最新的電影作品為《粒子狂熱》(Particle Fever, 2013年),這是一部關於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希格斯玻色子探索歷程的紀錄片。

莎拉•葢爾(Sara Fgaier,1982年生),門生

現年29歲的義大利電影編輯師莎拉•葢爾(Sara Fgaier)因其對於電影剪輯的敏銳感、嚴謹性和創新手法而在評論界聲名鵲起。《好萊塢報導》如此評論:“(她)對多源素料的遴選和插補手法值得褒揚。”葢爾自幼便是電影藝術迷,雖曾在博洛尼亞大學(Bologna University)研習電影,但她卻自稱是自學成才。她透過觀賞諸多優秀電影揣摩電影剪輯手法,其中包括她的導師沃爾特•默奇(Walter Murch)的作品。自從她看過默奇極具影響力的作品《眨眼之間》(In the Blink of an Eye,2001年)後,她便認定默奇為“遙遠的導師”。“他的文字如同洗禮之火,讓我煥然重生。”葢爾如此形容。




她剪輯的第一部電影是2009年的作品 The Mouth of the Wolf,這是一部意境獨到的紀錄片,屢獲獎項。葢爾在其中擔任檔案研究員並作為導演彼得•馬賽羅(Pietro Marcello)的第一助理。2011年,她剪輯了馬賽羅的另一部作品The Silence of Pelešjan,以及曼左裡尼(Michele Manzolini)與佛羅內(Federico Ferrone)導演的The Train to Moscow。2013年,葢爾全程觀察默奇對電影《粒子狂熱》(Particle Fever)的剪輯,這使其獲得了成為導演和電影剪輯者的動力,並學習如何在獨自或與他們一起的工作中尋找應對措施。

文學類 瑪格麗特•愛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導師
瑪格麗特•愛特伍德——小說家,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她是加拿大文學界的領軍人物,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受尊敬、最多產的作家之一。她被《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譽為“才華橫溢的語言大師(scintillating wordsmith)”,截至目前其作品數量超過50冊。




瑪格麗特•愛特伍德是公認的環保主義者與社會評論員,並且透過她的教學、編輯、線上諮詢和非小說作品,成為了青年作家們推崇的偶像。作為Wattpad, Byliner,Glossi,Flipbroa等阅讀網站的宣導者,她一直致力於尋求作者和讀者之間溝通的新途徑。 “一個詞、一個詞、一個詞地慢慢道出,它們便幻化出魔法的力量”,這位文壇巨匠曾在作品中這樣寫道。

娜奧米•阿爾德曼(Naomi Alderman,1974年生),門生
英國新銳作家娜奧米•阿爾德曼的作品構思巧妙,發人深省,從其正統猶太文化背景到牛津大學的封閉世界,她都顛覆了傳統觀念。現年37歲的阿爾德曼於1996年畢業於牛津大學並在2003年獲得東安吉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創意寫作碩士。




三年後,她發表了小說作品Disobedience,生動地刻畫了宗教與現代生活之間的緊張衝突。這部作品為她贏得了2006年的英國橘子文學新銳作家獎(Orange Award for New Writers),並在2007年為她帶來了《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年度青年作家獎稱號(Young Writer of the Year)。在這部小說被翻譯成10種語言發行後,她於2010年又推出了一部探討權利和財富糾葛的作品The Lessons,2012年作品TheLiars’ Gospel,是一部從法利賽人角度描述耶穌的小說。目前,她正在創作第四部小說。

音樂類
吉爾伯托•吉爾(Gilberto Gil),導師

現年69歲的吉爾伯托•吉爾(Gilberto Gil),是巴西樂壇的傳奇歌手、詞曲創作者和吉他大師,更是巴西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人之一。吉爾因其在音樂方面的創新和旋律的豐富性而聞名,目前已經發行52張專輯,其中包括 5張白金專輯和12張黃金專輯,唱片銷量超過400萬張。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他的音樂融合了多種曲風,包括巴薩諾瓦(bossa nova)、摆詠(baiao)、森巴(samba)、雷鬼(reggae)和搖滾(rock),並受到了從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到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等音樂巨匠的廣泛影響。




與吉爾的音樂生涯如影隨形的還有兩個身份,那就是環保主義者和政治家。2003年,他被任命為巴西文化部長,直到2008年卸任。此外,他曾在1999年被評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UNESCO Artist for Peace),2005年被授予瑞典極地音樂獎(Polar Music Prize)和法國榮譽軍團勳章(French Legion d'honneur)。

蒂娜•艾爾•維迪迪(Dina El Wedidi,1987年生),門生
埃及歌手蒂娜•艾爾•維迪迪的獨特嗓音和音樂風格讓人過耳不忘。在過去的六年間,這位現年24歲的年輕歌手在埃及音樂圈聲名大噪。維迪迪從少女時代就開始作曲,並曾在開羅的一所大學學習東方語言。維迪迪的音樂中充滿了對埃及現實政治的關切。從2007到2010年,維迪迪在埃爾華沙戲劇團(ElWarsha Theatre Troupe)擔任歌手和演員,期間她不斷演繹埃及民間音樂,並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演出,比如開羅監獄。




在2009至2010年期間,她曾與海比納樂隊(Habayebna band)合作演出埃及和阿拉伯的經典歌曲,並於2011年成立了自己的樂隊。艾爾•維迪迪曾與其導師吉爾伯托•吉爾一起在2013年開羅爵士音樂節上進行表演,首張專輯得到了導師的寶貴建議,而且導師還在表演中擔當了特邀嘉賓。她表示:“我和吉爾在開羅的相遇是這一年中最重要的事件;能夠和她一起在音樂節上同台表演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譽,尤其是在我的國家。”艾爾•維迪迪還曾和吉爾一起在蒙特勒爵士音樂節上進行表演,可謂受益良多。

戲劇類
派翠斯•夏侯(Patrice Chereau),導師

法國導演派翠斯•夏侯,憑藉其廣泛豐富的戲劇、電影和歌劇作品而聞名,他的作品深刻探究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表示:“我執導這些不同的戲劇,其實做的都是同一件事 —— 那就是講故事。”20世紀70年代中期,夏侯將電影囊括進自己的職業生涯之中,拍攝了驚悚片《愛的肉體》(La chair de l’orchidee),並為第100屆拜羅伊特音樂節(Bayreuth Festival)執導了他最為知名的作品之一——華格納(Wagner)充滿神話色彩的歌劇《指環》(Ring)。他將背景設置在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雖然引起廣泛爭議,但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造性調整,對世界歌劇演出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法國,夏侯以電影領域以超乎想像的表演和導演能力而聞名。在過去三十年中,他不斷透過極具個人色彩的影片展示其藝術造詣,並屢獲殊榮。這些作品包括《受傷的男人》(L’Homme blesse,1983年)、史詩鉅作《瑪歌皇后》(La Reine Margot,1994年)、《愛我就搭火車》(Ceux qui m’aimentprendront le train,1998年)、眾所周知的情色片《親密》(Intimacy,2001年)、《死亡詩篇》(Son frere,2003年)、《加布裡埃爾》(Gabrielle,2005年)和《迫害》(Persecution,2009年)。

夏侯近期在位於紐約和巴黎的電影學校擔任資深講師。此外他還曾承擔過新角色——作為羅浮宮的特約策展人,將舞蹈、歌劇、戲劇、電影和繪畫等元素融入到其2010年的展覽《臉孔與身體》(Les Visages et les corps)中。他的首部英文舞臺劇作品於2011年在倫敦新維克劇院(Young Vic)上演。夏侯最近參與導演史特勞斯的歌劇《艾蕾克特拉》(Elektra),並在2013年的法國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藝術節上贏得好評。

米哈爾•博札克(Michal Borczuch,1979年生),門生
米哈爾•博札克是波蘭戲劇界最值得關注的新秀之一,他的作品往往打破常規,敢於直接挑戰流行趨勢與品味。這位32歲的戲劇導演表示:“我想在作品中融合不同風格,有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元素。”他總是在演員的現場發揮和即興表演中汲取靈感。博札克擁有都克拉科夫美術研究院和戲劇學院的碩士雙學位,目前他也在戲劇學院執教。




自2005年以來,他就開始為波蘭的劇院和一些國際文化節排演劇碼,起初他的重點是波蘭當代劇作家的作品,後來慢慢轉向經典戲劇的編排。其最新改編的劇碼有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2009)、Werther, (2009)、Twelfth Night (2010)、Brand. The City. The ChosenOnes (2011),以及深受佛洛德(Sigmund Freud)思想啟發的Hans, Dora and Wolf (2012)等等。博札克排演的伯納德-瑪麗•科爾特斯(Bernard-Marie Koltes)的作品《奎伊•韋斯特》(Quay West)將於2013年10月首演。“我剛剛開始向導師(派翠斯•夏侯)學習,便感覺到一股新鮮的氣息撲面而來。這種導師門生形式能夠讓我走出波蘭,遠距離關注波蘭文化,並和我從他那裡聽到的知識進行比較,例如他的作品和工作方式。”

視覺藝術類
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導師

現年56歲的視覺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憑藉出眾的創造力涉足眾多媒介領域,其著作廣受讚譽,描繪了種族隔離政策期間及之後,他的南非生活所受到的個人影響與政治影響。1976年,在獲得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Witwatersrand University)政治學學位後,接下來的十年裡,肯特里奇一直在發展自己在繪畫和戲劇方面的興趣,在約翰尼斯堡藝術基金會(Johannesburg Art Foundation)和巴黎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院(Ecole Jacques Lecoq)深造,並在路口大道劇團(Junction Avenue Theatre Company)參與相關工作。




20世紀80年代後期,肯特里奇開始創作那些令他蜚聲國內外的作品——這些作品是對木炭畫、動畫、電影和戲劇的創新融合,其中包括他與Handspring木偶公司(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合作的多媒體劇院作品。這些作品是以連續的圖繪、擦除和重繪炭筆素描圖像為基礎的創作。著名的《九投影圖》(Nine Drawings for Projection)電影系列便是肯特裡奇在此期間創作的巨作。

在過去的一年中,肯特里奇的作品可見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米蘭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維也納阿爾貝蒂娜博物館(Albertina Museum),以及巴黎羅浮宮和國家影像美術館(Jeu de Paume)等著名場館。他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 2009年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2010年,他獲得藝術和哲學類京都獎(Kyoto Prize);2011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文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名譽會員。

肯特里奇的作品一直是紐約、倫敦、雪梨、羅馬、東京以及聖保羅等城市中各個博物館和展覽會的座上客。肯特里奇2010年獲得“京都獎”(Kyoto Prize) 的藝術與哲學大獎,2011年當選美國文學藝術學院的名譽會員。2012年,他在哈佛大學做了有關查理斯•伊里亞德•諾頓(Charles Eliot Norton) 的系列演講。2013年,他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Commandeur des Arts et des Lettres),並被耶魯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馬提奧•羅培茲(Mateo Lopez,1978年生),門生
現年33歲的馬提奧•羅培茲被認為是哥倫比亞藝術界最有前景的新星之一,其創新繪畫和裝置藝術頗受歐美策展人的青睞。羅培茲與其導師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相同,也致力於拓展繪畫藝術的疆界。羅培茲早先曾學習建築,因此他對時間和空間觀察極為敏銳,也更擅長於立體角度思索。羅培茲雲遊四方,創作地點多變,其旅途中的片段經常被融匯到裝置藝術中,這也成為其作品的明顯標誌。羅培茲於2008年在波哥大(Bogota)舉行的展覽Anecdotal Topography,融合了繪畫、物品展示和攝影多種方式,是對自己在哥倫比亞境內摩托車公路之旅的敘述。




2009年,羅培茲受聖胡安藝術三年展委託出版了Adrift。一年後,羅培茲與藝術家何塞•安東尼奧•蘇亞雷斯(Jose Antonio Suarez)的視覺對話專案Ping Pong在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亮相。他的裝置作品Travelling without movement (2008-2010) 則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收藏,參加該博物館的2013年“兩點之間的旅程”(A Trip from Here to There)展覽。他的作品《不明方向的房子》(Disoriented House)最近也在2013年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上亮相。在談到肯特裡里試圖努力擴展他擅長的領域時,他說:“我現在一直在努力更加自由地工作”。

[Copyright Watchbus 2013]







本文章來自於 Watchbus
https://www.watchbus.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atchbus.com/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2304